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1页

主备人 朱晨莉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29 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时 1.5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习 "蟋、蟀、嚼、隔、贮、哀、咽、蹭" 8个生字,运用找近义词、词素分析、做动作的方法理解并积累 "贮藏、细嚼慢咽、蹭来蹭去" 3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概括事情的起因,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概括介绍牛胃的知识。

4.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提示概括事情的起因。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概括介绍牛胃的知识。

3.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概括介绍牛胃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提问:这是大家都喜欢做的一件事情,谁来读一读? 出示:旅行

2.补全课题:29 在牛肚子里旅行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提问: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红头

出示:蟋蟀 范写"蟀"

2. 提问:文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它是红头的好朋友--(青头) 板书:青头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7自然段

1.师:轻声读课文1-7自然段,思考小蟋蟀红头为什么会跑到牛肚子里去旅行的呢?

2.随机板书:玩 躲 被吃

3.出示填空: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它们在( ),红头( ),结果( )。

(二)学习课文8-20自然段

1.师: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样?默读8-20自然段,用"---"画出红头说的话。

2.提问:让我们来把红头的话分一分,看看哪几句是它在牛嘴里说的,哪几句是在牛肚子里说的。

3.重点指导第一组:

出示:"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1)提问:红头在牛嘴里时是怎样的心情?

(2)要求学生在句子上圈画关键词语或标点。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句子,再根据圈画理解读好红头的话。

(4)提问: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红头的这次旅行吗?

4.提问:是呀,多惊险啊。但最终红头能够死里逃生,你们觉得谁的功劳最大?

5.提问:青头是靠什么来救好朋友红头的?

交流1: 板书: 知识(语言)

(1)提问:你从对青头的描写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出示:

①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牛是怎么吃食物的(提问:"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②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

提问:能为"贮藏"换个词吗?

③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是怎么吃食物的(提问:什么是细嚼慢咽? )

(2)提问:你能用现在学到的知识来介绍一下牛胃的特殊构造和牛吃食的特点吗?

出示:你了解牛的胃吗?(四个胃 从来不细嚼 细嚼慢咽)

(3) 说一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4) 说一说羊的进食过程。

(5)小结:是啊!有知识,才能在别人危难的时候利用知识想出巧妙的办法帮助别人。提问: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

交流2:鼓励(语言)

(1) 出示: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鼓励、安慰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鼓励

交流3:勇敢(行动)

出示: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就把它摔在地上。青头顾不得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标红三个动词:这是青头救红头的 三个动词 提问:谁来读?

(2)提问:你们觉得青头的动作怎么样?

(3)从那些词看出青头片刻也没有迟疑和耽搁?

(4)指导朗读

交流4:智慧 (行动)

出示: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1)提问:你们能告诉我,青头聪明在哪儿吗?

(2)提问:什么是"蹭"?

(3)指导朗读

6.小结:青头一边运用--知识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更重要的是,它--勇敢地、机智地救助红头。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可爱的青头还幽默地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在牛肚子里旅行。

四、总结:今天,我们和小蟋蟀红头一起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行,学到了许多关于牛的科学知识,还认识了有勇有谋、善解人意、机智幽默的青头。

五、板书

29 在牛肚子里旅行

  青头 解救 红头(玩 躲 被吃)

知识 鼓励 勇敢 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