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第一章学案8(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三地理复习第一章学案8(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8课 地球的运动之地球公转与季节

[考纲要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要点·疑点·考点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 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 (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

例1: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 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Ⅰ随纬度分布: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这说明任给一个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90°),在地球上能找到 条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与之相等。

Ⅱ随季节变化:夏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 达一年中最大值, 达一年中最小值。

④ 计算公式:H=

例2:下图显示南半球某地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出现在正午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3时整。据此回答: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

A.5°S,105°E B.5°S,135°E

C.71°34′S,135°E D.10°S,10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