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7-8《外国诗二首(一)》《 外国诗二首(二)》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5)
语文:2.7-8《外国诗二首(一)》《 外国诗二首(二)》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5)第1页

外国诗二首(一) 外国诗二首(二)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外国诗二首(一)》《外国诗二首(二)》

二. 本周学习目标

了解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诗歌发展的贡献。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领略诗人的精神世界。继续分析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词语积累:

《外国诗二首(一)》:

  柠檬 和煦 悄然 高耸 辉煌 宽敞 凝视 寻觅 悬崖 峡谷 山峦 树阴 闪烁 连绵 边缘 恍惚 寂寞 安慰 翩翩起舞

《外国诗二首(二)》:

  汹涌 呼啸 清澄 祈求 安详 苦涩 深渊 笨拙 羞惭 翅膀 健美 丑陋 跛脚 嘘声 步履

四. 课文分析

 1. 作者简介:

  ①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诗人,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1749年8月28日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法学博士,得到皇家参议的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1765年他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攻读,次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铁手骑士葛兹·封·伯里欣根》,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声名大噪。1775年他应邀到魏玛,次年被任命为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在随后直到1786年这段时期里,他成了魏玛公国的重臣,曾在一段时间里主持公国大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然而随着各方面阻力的增强,加上他对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的爱好,他陷入一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这导致他在1786年秋不辞而别,化名潜往意大利,直到1788年6月才返回魏玛。

回到魏玛之后,他辞去重要的政治职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此后直到 1794年这段时间,他先后完成了戏剧《哀格蒙特》、《托夸多·塔索》,并着手写第一部《浮士德》;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1790年发现了人的胯间骨。

1794年歌德开始与席勒合作,他俩以各自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歌德先后创作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重新写《浮士德》第一部。

席勒在1805年的逝世标志着从1786年开始的德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结束。在此后的近30年中,是歌德创作上的鼎盛时期。他完成了小说《亲和力》(1809),诗集《西东合集》(1819),《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1829),自传性著作《诗与真》 (1831),《意大利游记》以及耗尽他毕生心血的巨著《浮士德》第二部(1831)。

1832年3月22日,歌德在魏玛逝世。

  ②华兹华斯(Wordsworth,William)(1770~1850)英国诗人。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