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9.1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教学设计
鲁人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9.1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教学设计第1页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本课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要理解地球上生命的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学会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这是本课题内容教学的依据。新课标规定了本框要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所在,这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及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其他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而这种道德的缺失其根源在于对生命教育的轻视。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在交流中受到触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丰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在生活中懂得"关爱"其他生命并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世界是由多种生命组成的,了解生命的顽强性,各种生命之间是互相依存的,感受生命之美;锻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关爱与呵护周围生命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活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讨论中及时启发,使学生敢于探究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总结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通过分析地球上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知道生命需要相互关爱;通过探究活动,观察、分析、思考神奇的生命世界,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心灵的眼睛来关注和欣赏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小养成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