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钠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钠教案第1页

   "金属钠"教学设计

授课名称  金属的化学性质--钠 年级 高一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教

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引导--实验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引导1]:

 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块儿(如铁、铜等)可以用小刀很容易地切割吗?如能切割,观察断面的颜色。

[实验探究1]:

 教师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块,然后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请一位同学操作,得出结论。

 

 动手实验,感到很惊奇。

 汇报实验结果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入手,形成对比。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适当板书

[板书]:第一节 钠

  一、物理性质

    软、亮、轻、低、导

  二、钠的化学性质

1、 钠和氧气反应

常温 4Na+O2=2Na2O (白色)

加热 2Na+O2=Na2O2 (淡黄色)

[问题1]:

(1)、为什么产物不同?我们在初中还学过什么类型的,反应物相同,而生成的产物不同呢?

(2)、这两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标明电子的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实验探究2]:

 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你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反应都生成了什么物质呢?

[板书]:2、钠和水反应

现象:浮、球、游、响、红

方程式:2Na+2H2O=2NaOH+H2(

[引导2]: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请解释原因,填入下表。  

归纳总结出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讨论

 分析

 练习

 

 每小组进行实验设计,讨论实验的可行性。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汇报实验结果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析,归纳总结,填表。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验钠的性质的研究过程。

 理解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

 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