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二单元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学案第1页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商鞅之死的原因,并分析"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原因。

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商鞅变法的意义;从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两个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一、商鞅之死--变法的结果

  1.商鞅死因

  (1)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一开始就受到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拒。

  (2)严刑重法打击了违法的旧贵族,树立了变法的权威,得罪了旧势力。

  (3)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即位的秦惠文王下令捕拿商鞅。

  2.变法结局:"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深度点拨] 评论变法或改革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商鞅死后仍遭"车裂"。但新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因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的意义

  1.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作用

  (1)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新制度。

  (2)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3.表现

  (1)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许多措施得以长期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废除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