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福建专用):必修二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福建专用):必修二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页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工业区位的选择要求及原则

4.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考纲知识梳理】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布局类型 工业布局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 市场 市场导向型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电力) 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廉价)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