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浙江新高考)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学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浙江新高考)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九课 学案1第1页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学案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a)。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b)。

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

(1)中国近代历史证实的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主张,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重振标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请思考:在近代先进文化的探索中,出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是什么?结果怎样?

提示 "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这两种倾向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3)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试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

提示 F。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