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方时第二课时导学提纲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方时第二课时导学提纲第1页

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方时》(2)导学提纲

设计人:李露霞 审核人:高一地理备课组

班级: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导

1、时区划分

2、区时计算

【重难点】

区时计算

一、基础梳理--思

(一)预习课本P19-20,结合创新设计P12-16,为本课学习作好准备

(二)速读课本P19-20内容,结合创新设计P12-16,迅速完成以下自学问题.并在课本上用双色笔做好记录,背诵重点

1、时区划分:

读下图,全球划分为 时区,每个时区跨 (经度),相邻的时区时间差是 .

  

2、时区数的计算:所求时区数=某地经度÷15°

(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所得整数;

若余数=0,则时区数为所得整数;

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所得整数加1)

据此计算,计算125°E,120°E,116°E所在的时区?

3、中央经线与时区数

①中央经线的概念:各时区的中点经线。

②中央经线与时区数的关系: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 。

时区数=中央经线的度数/ 15°

据此计算:东3区中央经线的经度? 45 ° E的时区数?

4、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 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据此回答:西5区,东11区各使用那条经线作为该区共同使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