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5 1.1 动量定理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选修3-5 1.1 动量定理 教案第1页

第1节 动量定理 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动量定理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动量改变量与冲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会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动量、冲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

动量的变化。

1、动量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单位:kg·m/s读作"千克米每秒"。

理解要点:

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

大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显然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揭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动力学概念。

②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用动量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生的方向,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1、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p= 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2、指出:动量变化△p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相同。一维情况下:Δp=mΔυ= mυ2- mΔυ1 矢量差

例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2、动量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