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讲义:第2章 第3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湘教版】2020版地理新导学必修一讲义:第2章 第3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理解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重难点)2.掌握并能说明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重点)

  

  一、喀斯特地貌

  1.形成: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组合,又称为岩溶地貌。

  2.分类

  (1)喀斯特溶蚀地貌: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

  (2)喀斯特沉积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3.主要类型

  (1)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2)石芽:是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3)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规模比石芽大,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4)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5)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塌陷的喀斯特漏斗又称为天坑。

  (6)溶洞:富含CO2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的,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7)钙华: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面水流中的CO2逸出,导致CaCO3沉积而形成。包括钙华坝、钙华滩、钙华湖、钙华瀑布等。

  [特别提醒] 地下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则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二、海岸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