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2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2课时 学案第1页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配合物理论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 1.知道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确定简单分子的立体构型。

2.能正确叙述配位键概念及其形成条件;会分析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及应用。

3.熟知几种常见的配离子:[Cu(H2O)4]2+、[Cu(NH3)4]2+、[Fe(SCN)2]+、[Ag(NH3)2]+等的颜色及性质。 分子的立体构型

[知 识 梳 理]

一、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

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键是等同的。可表示为

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 sp sp2 sp3 参与杂化的原

子轨道及数目 ns 1 1 1 np 1 2 3 杂化轨道数目 2 3 4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 180° 120° 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