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高三复习学案——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鲁教版必修一高三复习学案——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页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明确考点】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内、外力作用

自主学习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的热能;

  (2)表现形式: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对地表影响:使地球表面变得________。

  2.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________。

  (2)表现形式: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____、____、____和____等作用;

  (3)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____ 。

  3.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______分为______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____之中。板块内部比较____,板块交界地带活动比较____。板块________常形成____或海洋,____地区常形成____、海沟、____等

合作探究

  1."内外力作用是交替进行的"这种说法对吗?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注入渤海,但千百年来,渤海的形状并没有太大变化,为什么?

  

  

  3.印度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就一字之差,意思一样吗?

   典例剖析

例 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解析: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的地区就凹陷,当高山高原遭受侵蚀时,相邻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答案:BCD

变式训练

  读"大洋板块示意图"回答: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 ,P处为 ,B处是 物质上升处。

  (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 (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

  (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

  A.玄武岩 B.页岩

  C.花岗岩 D.石英岩

  (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 ,这个发现为 学说的建立提供了事实依据。

  (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 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 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