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伙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伙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1页

《小伙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一、创设情境,分层复习:

1、(出示课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记得课文中的小伙伴分别叫什么名字吗?(学生通过回忆课件中的四个人物,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2、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小伙伴的名字。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乘上春游的客车,一起出发吧! (课件:公共汽车)

3、啊! 这里风景太美了,到处盛开着桃花,有的花上还有字呢! 你想得到它吗?只要你把桃花上的字读好,就能得到它,同桌互相读一读吧!

4、摘桃花,检测生字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导学第一自然段(课件:课文插图)

  小伙伴们都去春游了,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欣赏着春天的美景,玩得很开心。到了中午,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一个人呆在一旁。

2、玛莎怎么了?她会想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指导朗读)(课件出示:我把背包丢了,里面装着面包和矿泉水......)

3、小伙伴们是怎样关心玛莎的?读课文的2~8自然段。教师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的语气,安娜关心、责怪的语气,玛莎难过委屈声音要小一些。(小声一点)(板书:玛莎丢)

三、小组合作学习,感悟升华: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板书: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样想的,懂得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1、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呢?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午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做呢?

2、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五、书写指导"共""汽"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