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单元概览

  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

线索1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2 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22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