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6章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1)
2017-2018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6章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案(1)第1页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力与运动状态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有外力的作用才有速度,要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需要外力。

  亚里士多德是凭着"直觉和观察"得出的这个结论,这与日常生活经验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一个物体,如果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则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即我们是用速度这个矢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就是指物体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由于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三种情况:(1)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2)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3.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外力的作用结果是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而速度的改变就意味着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说"力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笛卡儿的观点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物理意义:

  ①明确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指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需要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实际上是对力下了一个更加严密的定义。

  ②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但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或某一方向上受力为零的情况大量存在,牛顿第一定律也符合这些情况。

  ③只有外力才能改变物体(或系统)的运动状态,内力不能改变物体(或系统)的运动状态。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说的"不受外力"的实质是"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例如,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牵引力,阻力四个力作用。其中重力与支持力,牵引力与阻力都满足二力平衡,因此,外力的合力为零,这与"不受外力"在作用效果上是等效的,所以,汽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有力作用于物体,而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加速度,因此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例如,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都在改变,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都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