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2.2《元素周期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1.2.2《元素周期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导学案(第2课时)

【知识回顾】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越容易,则元素金属性越 。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 。

3. 同一周期越靠前,金属性越 。同一主族越靠下,金属性越 。

4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元素金属性 。

5元素的金属性越 ,则对应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 。

【练习】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教学过程】

一、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H2SiO3

酸 H3PO4

酸 H2SO4

酸 HClO4

酸 【总结]】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单质与氢化合越容易,则元素非金属性越 。

2 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非金属性越 。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强,则元素非金属性越 。

4同一周期越靠后,非金属性越 。同一主族越靠上,非金属性越 。

5 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A能置换出B,则A的非金属性 。

6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则对应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 。

【归纳小结】

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