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1.3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1.3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第1页

格一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维目标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重点目标 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难点目标 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导入示标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学做思二: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0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

追问:诗是诗人感情的载体,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第1部分:怀念与痛悼

   第2部分:眷恋与感激

   第3部分:同情与控诉

   第4部分:讴歌与赞美

学做思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诵

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明确: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

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

 明确: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4、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明确: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

学做思四:学习第二部分。

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追问: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追问: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明确:凄凉、衰败、荒寂这样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追问因此,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明确:低沉、舒缓。

2.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那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那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

明确:4节,7节

3.艾青因为生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那么,诗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家庭里得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四节。(朗读)

追问: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追问: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明确:勤劳、慈爱。

追问: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 处处给他以爱抚, 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所以这一节读的时候要读的慢,读的重,读的深沉。

4、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明确: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

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

5.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第四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的话,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第六段呢?

明确:第五节是淡笔点染,侧面烘托。用设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间接地表现出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第六节跟第四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四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蒙受的是深挚的爱。第六节说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精神上极其痛苦。在大叶荷家中,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承受了乳母超越生母的爱,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离开了乳母,便离开了母爱,这在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最最痛苦的事。尽管新家中挂着"天伦叙乐"的匾,实际上孩子失去了天伦叙乐。通过对比,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充满爱

6、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学做思五:学习第三部分。

1.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 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

明确:微薄的葬礼。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追问: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明确: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技术"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

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计当奴隶。真实的笔触,包含着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

追问: 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学做思六:学习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诗的结束,作者从对往事的回忆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与开头相呼应。诗人用六个"呈给你"和两个"呈给"的排比、反复,饱蘸激情,盛赞大堰河的灵魂乃至亲抚过自己的手、唇、脸颊、乳汁,情感奔放通畅,是抒情高潮。最后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追问: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明确:①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

  ②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学做思七: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1、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

  2、修辞手法:

  ①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②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3段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0、11段中,也都采用了的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③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排比的手法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全诗除了一、二、五、十一、十三节之外,全使用了这种手法,诗中所形成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浓烈的抒情气氛,都与这种大排比的手法与句式相关。

  总之,反复、排比更有助于表达强烈浓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