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案第1页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本课是国标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三课,是一篇通讯。着重描述1998年夏天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由于灾情离学生生活相对较远,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因此,利用网络资源,通过音像引导学生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教学课题

23 大江保卫战 三、 教材分析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报道。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夏天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篇情理交融的好教材,人民子弟兵的爱国情、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流淌在字里行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对学生进行语言品味、人格影响、情感熏陶的好文章。但是由于灾情离学生生活相对较远,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如果只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就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引起学生强烈的道德震撼呢?针对本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在教材把握上作了如下设想: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视频、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 通过"保大堤"、"战洪水"、"救灾民"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3. 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激发对子弟兵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四、 教学方法:

  课文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既是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真实写照,也是沿江全线整个抗洪战斗的缩影。结构严谨,夹叙夹议,重点突出。作者运用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写法,全面具体反映了事物的真相,生动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教学中,首先要多读课文,抓准表现文章思路的关键词句,围绕关键词句入境、悟情。其次,运用好多媒体课件,适时出示长江水系"告急"的示意图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影像。再次,以问题导读导思,适时点拨,突出重点,促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