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认识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认识1》第1页

第三课时 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科书第8、9页的例1和例2) 备课

时间 2014-2-17 ⒈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矿泉水、面包、橘子、糖果、火腿肠、香蕉、课件、学具盒。 主 要 教 学 流 程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二(1)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一些食品:许多的矿泉水、面包、橘子、糖果、火腿肠、香蕉等食品。把这些食品两个两个的分一类,或三个三个的分一类;或四个四个的分一类......

  提问:看了大屏幕,你们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地说。

  二、新授

  ⒈教学例1。

  ⑴分一分。

  现在我们大家也来一分,从学具盒里拿出8块巧克力,分成两堆。

  ⑵说一说。

  请学生口述操作过程,你是怎样分的?(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

  ⑶想一想:同桌的两位同学一人拿走其中的一份,怎样拿才公平?(每人都拿4块,也就是每人拿的数量同样多,这样才算公平。)

  ⑷总结:像这样每一份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

  ⑸直接感觉"平均分"。出示课件:10瓶矿泉水、10块面包、15个橘子、30粒糖果、15根火腿肠、20个香蕉都被平均分成几份。

  ⒉动手操作: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面包。

  提问:什么叫"平均分"?

  ⒊教学例2。

  出示15个橘子图片。提问:要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

  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

  ⑴先拿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先放一个橘子,一个一个的分,都分完了,最后每盘放3个橘子。

  ⑵先拿5个盘子,每个盘子里先放2个橘子,这样会快一些。都分完了,最后每盘放3个橘子。

  小结:刚才大家都分得很好,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两个两个的分。分完后,每一份都是同样多。我们可以说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是3个橘子。

  ⒋动手操作:完成教科书第14页的做一做。

  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巩固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1题。

  提问:什么叫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强调平均分)一共插了几瓶?就是平均分成几份?

  ⒉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2题。

  判断以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⒊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3题。

  提问:一共有几个梨?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四、总结

  ⒈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⒉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五、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认识

  

  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把 个物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物体。

  把 个物体每 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