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4 5.2实验探究: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教案(2)
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4 5.2实验探究: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教案(2)第1页

      5.2实验探究: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2.观察双缝干涉图样,掌握实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故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L、d、λ的准确测量。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理论推导,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在双缝干涉现象中,明暗条纹出现的位置有何规律?

  生:当屏上某点到两个狭缝的路程差Δ=2n·,n=0、1、2...时,出现明纹;当Δ=(2n+1) ,n=0、1、2...时,出现暗纹。

  师:那么条纹间距与波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推导一下。

  (二)进行新课

  1.实验原理

  师:[投影下图及下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