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8.2征税和纳税 第1课时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8.2征税和纳税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新授课课时教案

科目:政治 教师 授课时间:第17周 星期一 2017年12月18日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八课 征税和纳税 本节课题 第三课时 税收及其种类 课标要求   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能力过程】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对财政的补充和延伸,也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税收这个字眼不陌生,但我国税收的性质、税收的特征学生一无所知,公民应该有怎样的意识还不具备。所以,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税收方面的意识问题,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纳税人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提炼的课题   征税和纳税 教学手段运用

教学资源选择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 什么是税收?

  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2、 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

  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包括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两方面

  (2) 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不是不变,而是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

  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其基本税率是17%

  增值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产品销售价-原材料价)为征税对象的,它的直接负担者是下一环节的购买者。如织布厂的布的增值税由服装厂负担,服装厂的服装的增值税由百货商场负担。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板书)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16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16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计算教材所列题目。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