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选修一:2017—2018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7课 忽必烈改制 学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选修一:2017—2018学年岳麓版选修一:第7课 忽必烈改制 学案第1页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目标导航] 1.忽必烈改制的主要举措。(重点)2.忽必烈改制取得的成就及其历史影响。(难点)

一、历史背景

1.立志变通创新

(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

(2)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

2."汉法"与"旧俗"之争

(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

(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3)试验:邢州地区成功实践。

[历史认识] "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斗争,是落后的蒙古旧俗与较为先进的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较量。

二、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

(1)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

①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④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2.经济方面

项目 措施 职责或作用 确立国策 农桑立国 加快了蒙古汗国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 建立农业机构 设劝农官和大司农司 专掌全国农桑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