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2 实验典例精析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2    实验典例精析   学案第2页



(1)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火灾时产生高温,电铃响起,在图中虚线处应接入怎样的元件?

(2)为什么温度高时电铃会被接通?

(3)为了提高该电路的灵敏度,即报警温度调得稍低些,R的值应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解析】(1)当环境温度较低时RT的阻值很大,R比RT小得多,因此P、X之间电压较大。要求此时电铃不发声,表明输出给电铃的电压应该较小,所以图中虚线处的元件输入与输出相反,可见虚线处元件应是"非"门,可接入斯密特触发器。

(2)当环境温度变高时RT阻值减小,P、X之间电压降低,输入低电平时,从"非"门输出的是高电平,电铃响起。

(3)由前面分析可知,若R较大,由于它的分压作用,RT两端的电压不太高,即外界温度不太高时,就能使P、X之间电压降到低电压,输入低电平,电铃就能发声,因此R越大,电路灵敏度越高。

答案:见解析

创新实验设计

【典例3】一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应用这一热敏电阻自行设计一控制电路,当温度高于某一值后红色指示灯亮,而温度低于这一值时绿色指示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