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教案第3页

加完备实用的翻车,用人力摇动杠杆,通过木齿轮的运转,拖带轮间的链板引水灌田。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要发明。

(2) 筒车:

唐宋时期,人们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

●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种类的变化:单一--多样性

★先秦农具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

●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不可能大量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耒、耜仍然是主要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而且范围日益扩大,牛耕出现。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汉代以来农具的发明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犁耕技术的发展,表现在犁壁的安装和牛耕的推广;二是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三是代田法的出现。

●三国时期,曹魏马钧在前人基础上,制成更加完备实用的灌溉工具翻车。

●唐代发明的曲辕犁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唐宋时期还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灌溉工具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转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建设的发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2)都江堰:

★作用:

●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

●水利发电,缓解电力危机;

●美化了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3.治理黄河和兴修水利

(1)治理黄河:

★重要性: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澜,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名词:坎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