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鲁科版选修6 主题3 课题2 物质中某组分含量的测定 学案
2019-2020学年鲁科版选修6 主题3 课题2 物质中某组分含量的测定 学案第3页

  B.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橙色

  C.用石蕊做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紫色

  D.在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涂抹在pH试纸上,至混合液pH为8

  解析:选A。滴定终点的判断直接取决于指示剂的选择,中和滴定的定量实验的指示剂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有:甲基橙(3.1~4.4),石蕊(5~8),酚酞(8~10),由于此实验是用标准碱滴定弱酸,到达滴定终点时,强碱弱酸盐呈弱碱性,故用酚酞做指示剂最好。即当滴有酚酞的醋酸用标准强碱NaOH滴定时,溶液由无色转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要点一 中和滴定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实验注意事项

  (1)用NaOH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分析结果用含量最多的醋酸表示。

  (2)由于是强碱滴定弱酸,滴定的pH突变在碱性范围内,理论上滴定终点的pH在8.7左右。通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至溶液呈粉红色且30 s内不退色,表明滴定达终点。

  (3)最好用白醋。若样品为颜色较深的食醋,需用蒸馏水稀释5倍以上,直到溶液颜色变得很浅、无碍于观察酚酞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止。如果经稀释或活性炭脱色后颜色仍较深,则此品牌食醋不适于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酸含量。

  (4)为了减小随机误差,应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通常平行测定三次。

  (5)在一组测定数据中,若某个实验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这一数据称为异常值,一般将其舍弃。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应重新滴定一次。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一元酸和一元碱的中和滴定为例

  c标·V标=c待·V待

  c待=

  因c标、V待分别代表标准液浓度、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定值,代入上式计算即可。

  但是实际中c标、V待都可能引起误差,一般可把各因素引起的误差转嫁到V标上,若V标偏大,则测定结果偏大;若V标偏小,则测定结果偏小,故通过分析V标的变化情况,可分析滴定的误差。即任何操作的误差最终均可归结到对所用标准液的体积的影响。

  引起误差可能因素有以下几种:

  (1)视(读)数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数,并记录。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数的方法与读取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