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5 专题5 第二单元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第2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5 专题5  第二单元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第2课时 学案第2页

①按下列实验操作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Ⅰ:

实验操作Ⅱ:

②实验现象:加热及加入醋酸铅溶液,Ⅰ、Ⅱ两支试管内蛋白质均产生沉淀;加入蒸馏水后沉淀不溶解。

③结论: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物理因素: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④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在水中不溶解,同时也会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而疫苗等生物制剂的冷冻保存则是为了防止变性。

(5)颜色反应:主要用于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①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②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显紫玫瑰色。

③蛋白质遇茚三酮试剂显蓝色。

3.存在和作用

(1)存在: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一切生物体中。

(2)作用:有些蛋白质负责输送氧气,激素或酶在新陈代谢中起调节和催化作用,抗体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核蛋白与遗传相关。

4.空间结构

(1)分类:按照蛋白质中多肽链本身及其之间的空间结构,将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分为四级。

(2)四级结构

①一级结构: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其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②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按一定的规律卷曲或折叠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