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对话封面图

跨文化对话

乐黛云等, 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为《跨文化对话》创刊十周年专号。同名专栏中的文章,有对真正的“跨文化态度”的辨析,亦有对中欧论坛实践问题的探讨;有对杂志十年历程的回溯,亦有对建立学科的设想,表达了对人类存在普世价值的信心。

书籍目录:

卷首语

纪念《跨文化对话》创刊十周年

谭军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记“跨文化对话暨丛刊创刊十周年庆国际研讨会”

乐黛云/昂智慧《跨文化对话》创刊十周年答问

汤一介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钱林森《跨文化对话》:十年中欧知识界思考对话的平台

陈越光对《踌文化对话》的期待站在2018年

乐黛云当今的跨文化对话中国视野

[法]皮埃尔.卡蓝默除了和睦相处,我们别无选择

[法]米歇尔.苏盖他者的智慧:在需要共同管理的世界中尊重文化差异

余斌对话,不仅仅是理论

[法]陈力川何谓“跨文化态度”?

[法]金丝燕跨文化研究学科建设

纪念王元化

王元化[美]林毓生王元化、林毓生对话录

童世骏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镰刀斧头忆王元化先生

胡晓明相遇于遥远的天边在王元化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

钱林森缅怀远去的智者王元化先生与《跨文化对话》二三事

前沿碰撞

[法]安托万.当尚生存于不可预知的未来:多元化时代的苦果与文明的药方

叶舒宪神话智慧与文明反思文化寻根的哲学话语之由来

周宁俄罗斯思想中的“中国”

圆桌笔谈: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观念与方法

主持人语

严绍璗中外文学交流史: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基础性学术关于文学交流史研究的通讯

宋炳辉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准备与可能

葛桂录亟待加强中外文学关系史料学研究

王向远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跨文化诗学”的特性

车槿山从作品到文本谈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维度

钱林森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再思

周宁中外文学交流史: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刭“问性研究”

说东道西

[法]查理.莫隆马拉美与“道”

车琳浅论马拉美与中国古典诗歌

谢金蓉影响美国新诗运动的第一缪斯:朱笛特.戈蒂耶的《玉书》在美目的接受

邹兰芳寻找理性的苏非思.诗意.知

夏露越南近现代写自传的第一人潘佩珠及其《潘佩珠年表》初探

序跋.书评

史忠义跨文化对话是当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兼评《他者的智慧》

张辉政治是能够逃离的吗?重读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

[法]胡若诗《情诗百首》序

杨建国身份的极限与历史的内观纳丁.戈迪默和她的短篇小说集《贝多芬是1/16黑人》

信息窗

北师大教授曹卫东法兰克福获文学奖

欧盟跨文化研究院科学理事会扩大会议召开

华东师范大学一康奈尔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内容摘要:

  本期集稿前夕,“跨文化对话暨丛刊创刊十周年庆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刊亦特辟专辑以为纪念。乐黛云先生的访谈文章可让我们明了(跨文化对话》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方针,其他各篇均为研讨会上的发言,其中有对真正的“跨文化态度”的辨析,亦有中欧论坛实践问题的探讨:有对杂志十年历程的回溯,亦有对建立学科的设想。不同角度的讨论背后,则是对人类存有普世价值的信心。要而言之,是回顾,也是前瞻,其意亦正如鲁迅先生为《莽原》所拟发刊词中所云“忠于现世,望彼将来”。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跨文化对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14053107
如需购买下载《跨文化对话》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南京出版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跨文化对话是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09.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04-53 的主题关于 东西文化-比较文化-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