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封面图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

王珺,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8.0

书籍简介:

本书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并对国内主要城市群竞争力进行比较,探讨空间结构因素对城市群竞争力的影响。本书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分析了该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优化途径。

书籍目录: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这一巨型功能地域体在中国不断涌现与发育 1.1.2 将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国家战略要求 1.1.3 将城市群培育成带动中部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新型城镇化要求 1.1.4 武汉城市圈的政府战略决策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城市群 1.3.2 城市圈与武汉城市圈 1.3.3 空间结构 1.3.4 空间结构优化 1.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研究进展 1.4.1 国外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4.2 国内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1.5 内容和框架 参考文献2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基础理论 2.1.1 “一维”空间理论 2.1.2 “二维”空间理论 2.1.3 “三维”空间理论 2.1.4 四维时空理论 2.2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核心理论 2.2.1 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新区域主义理论 2.2.4 网络城市理论 2.3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技术方法 2.3.1 分形方法 2.3.2 数理统计方法 2.3.3 ArcGIS地图制图与可视化 参考文献3 “空间结构”因素对城市群竞争力的影响 3.1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构建 3.1.1 城市群竞争力内涵 3.1.2 城市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国内城市群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3.2.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3.2.2 实证结果 3.3 武汉城市圈与中部地区城市群竞争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3.1 以武汉城市圈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城市群竞争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3.2 武汉城市圈竞争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4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 4.1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形成的历史链接——建国前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结构特征 4.1.1 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离散型空间结构 4.1.2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弱向心型空间结构 4.1.3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两极化空间结构 4.2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形成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结构特征 4.2.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1949~1978年) ——缓慢集聚型空间结构 4.2.2 改革开放到武汉城市圈成立前后(1978—2005年) ——首位型区域空间结构 4.2.3 武汉城市圈成立至今(2006年至今) ——首位型区域空间结构,首位度畸高的程度稍有缓解 4.3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群演化的缩影 4.3.1 城市群演化的一般规律 4.3.2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5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解析 5.1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解析 5.1.1 人口空间解析 5.1.2 经济空间解析 5.1.3 城际关系空间解析 5.2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5.2.1 产业空间分布 5.2.2 交通设施空间分布 5.2.3 政策机制 5.2.4 自然条件 5.3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效益分析 5.3.1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特征总结 5.3.2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绩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6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的构建 6.1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6.1.1 网络城市系统模式 6.1.2 武汉城市圈网络城市系统 6.2 武汉城市圈节点城市的选择 6.2.1 研究方法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6.2.3 分析过程 6.2.4 结果分析 6.3 基于多核指数模型的武汉城市圈节点城市作用实证分析 6.3.1 研究方法——多核指数模型 6.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 6.3.3 处理方法 6.3.4 实证结果和分析 6.4 武汉城市圈网络城市系统的构建与治理 6.4.1 武汉城市圈网络城市系统的构建 6.4.2 武汉城市圈网络城市系统的区域治理——基于“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目标的探索与尝试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7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具体措施 7.1 产业措施——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根本 7.1.1 提升亚核心节点城市及非节点城市的产业结构 7.1.2 建立节点城市与非节点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 7.2 基础设施措施——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 7.2.1 培育综合交通节点 7.2.2 建设网络化基础设施链路 7.2.3 完成基础设施无障碍链接 7.3 制度措施——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优化的保障, 7.3.1 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构 7.3.2 建立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7.4 评价反馈系统 参考文献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内容摘要:

王珺所著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武汉城市圈发展探究》一书回顾了国内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并对国内主要城市群竞争力进行比较,探讨空间结构因素对城市群竞争力的影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分析了该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优化途径。本书适用于城市规划专业从业人员,高校师生及政府决策者参考使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122212399
如需购买下载《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14.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99.276.31 的主题关于 城市群-空间结构-结构最优化-研究-武汉市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