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封面图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海广, 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40.0

书籍简介: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名录的中国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生动有趣,对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影响,书稿质量较高。

书籍目录:

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书法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剪纸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蒙古族呼麦羌年黎族传统放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后记

内容摘要: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财富,是民族文脉延续和文化多样性的反映,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重要意义。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者,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能给所在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很强的自豪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每一项遗产,均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传承演变,是同类遗产中的卓越代表。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入的是2001-2009年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29项世界遗产项目,都具有文化多样性、厚重历史积淀和重要保护传承价值,含有很高的“技术”、“技能”和“艺术”成分。比如传统的龙泉青瓷制作工艺,不管是大的工艺流程,还是具体的操作环节,都以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为基础。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三部分系统介绍和深入剖析这些遗产的发展历程、内涵特征和传承保护措施。图文结合,雅俗共赏,信息量丰富,是了解我国世界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最佳读本。【作者简介】  于海广,回族,1948年5月出生于济南市。197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晋升为教授,自2002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1994年以来,先后担任山东大学历史系(现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考古学系主任、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等职务,兼任山东省考古学会和山东省博物馆学会理事、副会长。长期致力于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二十余门;撰写出版著作近十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7404331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济南出版单位山东画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东画报出版社于2011.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3 的主题关于 文化遗产-介绍-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