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性激励
凸性激励封面图

凸性激励

胡经生,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股票期权区别于一般股权激励,即作为凸性激励方式的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理论基础及应用问题。全书包括导论、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股票期权激励的凸性特征、企业类型与凸性激励的差异、股票期权激励的资本市场环境、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治理、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关问题、结论与政策建议八部分内容,书中理论分析透彻,密切结合实际,同时提出一系列可借鉴的股票期权政策建议,是一本较好的学术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动因

1.2研究范围与主要思想

1.3研究方法

1.4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

1.5逻辑框架与论述层次

第二章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2.1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1.1一般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1.2凸性激励的理论基础

2.2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证检验

2.2.1美国学者关于股票期权激励的检验

2.2.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检验

2.3美国安然公司财务丑闻案后的有关研究

2.4简要评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股票期权激励的凸性特征

3.1股票期权激励的历史渊源与兴起原因

3.1.1企业激励制度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3.1.2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兴起原因

3.2委托一代理理论框架下的长期激励理论

3.2.1作为股票期权激励理论起点的最优契约

3.2.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契约

3.3将凸性激励加入报酬契约的必要性

3.3.1模型改进、有关假定及初步求解

3.3.2最优契约凸性的条件与股价走势分布函数

3.3.3最优报酬契约的结构分析

3.4高层经理人员的风险偏好

3.5本章小结

附录一:关于经理股票期权凸性的证明

第四章企业类型与凸性激励的差异

4.1企业类型:凸性激励的差异及对两种现象的解释

4.1.1模型解释与命题

4.1.2公司特征与股票期权激励:来自美国、芬兰与日本的经验

4.2案例分析: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的巨大成功与安然等系列大公司财务丑闻

4.3进一步的讨论:企业类型与委托一代理问题的程度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股票期权激励的资本市场环境

5.1资本市场有效是股票期权激励有效的重要前提

5.1.1资本市场有效性使股票期权激励有效的机制分析

5.1.2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基本理论

5.1.3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5.2投机性股票市场下的期权激励模型

5.2.1基本模型

5.2.2投机性股票市场中的经理最优报酬

5.2.3投机性股市中经理股权激励问题的比较静态分析

5.2.4进一步的分析与基本结论

5.3股票期权激励与股市周期

5.3.1股票期权定价与期权交易市场

5.3.2公司股价与股市整体表现之间的关系

5.3.3股票期权的重新定价

5.4股票期权激励的改进措施

5.4.1指数型股票期权

5.4.2附加业绩表现条件型股票期权

5.4.3对股票期权行权后的持股时间加以限制

5.5本章小结

附录二:对第五章命题l的推导

附录三:对第五章中引理的推导

附录四:对第五章命题2的推导

附录五:对第五章命题3的推导

第六章股票期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6.1经理层权力分析法:一个有别于传统委托一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

6.1.1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影响与董事会功能的弱化

6.1.2经理层权力与“抽租”

6.1.3来自外部市场的约束“愤怒成本”

6.1.4薪酬咨询顾问的伪装与薪酬设计中的细节问题

6.2经理层权力分析法的案例解释

6.3安然事件后美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措施及评价

6.3.1《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与公司改革

6.3.2对美国公司改革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论

6.3.3公司外部监管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6.4本章小结

附录六:《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一0xleyAct)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中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关问题

7.1股票期权激励的国家差异与中国的“身股制”

7.1.1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国家(地区)差异分析

7.1.2“身股制”我国明清时期家族企业激励制度探析

7.2中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

7.2.1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条件

7.2.2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7.2.3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票期权激励

7.2.4创业板市场建设与股票期权激励

7.3推进我国企业股票期权激励的有关建议

7.4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结合美国安然事件以及美国政府的公司改革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将企业类型与期权激励结合起来,指出了股票期权激励的负效应以及适用范围,有助于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本书的有关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书认为,股票期权激励更适合于高成长型的中小企业,资源型、垄断型的大型企业则不宜实施。这一结论对上市公司股东制定长期激励制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作者简介】  胡经生,山东诸城人。复里大学数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曾在上海某大型企业集团任职。2000年进入证券业,先后供职于证券公司研究所,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2005年考入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全脱产金融学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先后在经济类核心期刊及专业报纸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凸性激励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4947673
如需购买下载《凸性激励》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000

书籍信息归属:

凸性激励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76.6 的主题关于 持股公司-企业管理-激励-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