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封面图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

欧阳慧,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33.0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城镇化进程,以促进城镇化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为主线,研究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形成机理、流量与存量,以及其市民化的障碍、路径、相关改革创新等等,并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

作者介绍:

欧阳慧,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曾挂任广安市市长助理,现为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城镇发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区域战略与区域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国家软科学基金、国家“863”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70余项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参与出版著作20多部,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发改委中青年论文优秀奖1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等。近期研究成果主要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十二五”时期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我国大城市连绵区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研究》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形成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形成的特殊背景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形成机理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形成的阶段划分

第四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发展态势

第二章 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流量与增长潜力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流量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增长潜力

第三章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障碍

第一节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传统模式

第二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必要性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面临的障碍

第四章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地方实践

第一节 各地的实践与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成都模式

第三节 重庆模式

第四节 中山模式

第五节 地方实践的启示

第五章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战略部署与路线图

第一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认识基点

第二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战略思路

第三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路线图(一)

第四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路线图(二)

第五节 配套性举措

第六章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重点区域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分布的重点区域及特征

第二节 我国重点区域农业转移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

第三节 我国重点区域农业转移劳动力分布展望

第四节 我国重点区域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策略重点

第七章 市民化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 21世纪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

第二节 户籍改革的地方实践模式比较

第三节 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隐忧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设想

第八章 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研究

第一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城镇居民的差距分析

第二节 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重点

第三节 市民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第九章 市民化的农地制度改革

第一节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中农地改革的必要性

第二节 深化农村承包地改革

第三节 各地农村承包地改革实践

第四节 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

第五节 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城镇化进程,以促进城镇化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为主线,研究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形成机理、流量与存量,以及其市民化的障碍、路径、相关改革创新等问题,并形成了如下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一是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形成进入了新时期,市民化已成为面临的紧迫任务。二是我国流动人口为2.43亿人,其中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业转移劳动力实为1.28亿人,到2030年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增长潜力大概还有1.6亿人。三是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有利因素在增多,市民化的推进要制定国家行动计划,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并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市民化的方向与强度上有所区分。四是制定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实施路线图,要科学把握好强度和节奏,要以城市群为承接空间主体,大中城市和县城为重要支撑,并实施落户安居、就业创业、子女教育、社保安全网、农村土地流转、权益保障等六大市民化战略性工程。五是户籍制度改革要在远期规划与近期推进中逐步深化,在改革攻坚中逐步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在区域联动改革中缓解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在强化中央政府的责任的同时更要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公共服务制度的改革要积极推进城乡接轨统一的同时,加快推进普惠型城镇公共服务延伸覆盖全部农业转移劳动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劳动力享有限制型公共服务;农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宅基地,要以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制度、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融资为突破口,为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提供资金支持。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3636278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7 × 24装帧平装
页数 236 印数 1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研究是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323.6 的主题关于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