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重点第1页

第五单元 中国古典名著

十八、《将相和》

"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A、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B、司马迁,汉代;《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的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C、中心思想: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

D、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

E、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识大体的可贵品质

  廉颇: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

F抓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

1、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因为这是个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面对这一难题,蔺相如只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是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勇敢无畏、做事周全、胆识过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2、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蔺相如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也看出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他手中有璧,心中有底,以此威胁吓唬秦王,写出了蔺相如将个人生死于不顾、胆识过人、聪明机智、勇敢无畏。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十九《草船借箭》

A、 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作者:元末明初 罗贯中。

B、 中心思想: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周瑜妒忌诸葛亮有才干,便让他在三天内造了十万箭;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帮忙为借箭作准备,在雾的掩护下,用草船借箭;最后写了借箭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C、 诸葛亮:神机妙算、才智超群、知人善用。(知天文 懂地利 识人心)

D、 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忌能 鲁肃:忠厚老实 顾全大局 曹操:谨慎多疑

D、《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