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文同主题阅读
公开课《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文同主题阅读第2页

  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品本身,也包括画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这种风神又要求建立在对自然景色、对象的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和描绘的基础之上"。宗白华曾说"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 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在宋代郭熙其画著中《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 。诗画的一致,乃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最高之境界。一幅意境妙生的山水画,题上一首富有情趣清新优美的诗词,使其诗情画意更浓,加上书法和篆刻,溶诗书画印于一炉,从而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得以升华,从而诱发思古鉴今的意气和品物流笔的风雅。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