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来了》说课稿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来了》说课稿第3页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以"美"为基调,情境导入,酝酿诗情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班学生喜欢欣赏配乐朗读,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采用让学生伴着音乐,听老师激情导语的方式引入课文,是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激发学生乐学的情绪。

  (二)、以"听"为主线,初听秋声,初感秋意。

  初读诗歌,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运用前面几篇课文里学过的方法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二是了解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在学生了解诗歌的意思后,为了加深对诗歌的感受,适时地引导学生:听秋声,利用课件,让学生一边听秋声一边想象景物,使文中的秋天的声音和相应景物形象化;说秋声,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体现秋天景物的美好。

  (三)、以"趣"为佐料,细听秋声,深感秋韵。

  情感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诗歌的很好方式。为了学生在这节课里将诗句读得有滋有味,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外, 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师与生的对话里,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扮演黄叶和树妈妈道别时的对话,想象田野里丰收后欢乐的情景......这些情境有效激活了学生的童真童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朗读更加入情入境,有声有色。

  (四)、以"仿"为桥梁,想像秋声,编织秋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