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第2页

在学法上以学生地朗读为主线,以自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班级交流等方法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进行直面对话,揣摩心理,拓展资源、交流感受等,让学生做真正意义上阅读的主人。

四、说教学准备

由于四年级学龄段的孩子接触事物直观、具体,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本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自主感悟和平与战争两个对峙性强的概念还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础。因此,在上课前,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2、准备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内容──引情

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维和英雄的孩子,当时只有11岁的雷利,在1996年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宣读了他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时光飞逝,如今16年过去了,当年写信用的纸也许已经泛黄,但是那坚定的热爱和平的声音却永远在我们耳边回响,那是--(生齐读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昨天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谁知道这位中国孩子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吗?(生回答,教师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这封信。

(二)精品细读,感悟内容──动情

我首先围绕雷利之所以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是因为他失去了父亲,那他的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问题。我首先让学生自主感悟,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且勾画出来。然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班级汇报展示。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合作学习,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爱妻子的好丈夫、爱孩子的好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是一个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勇士。在学生汇报雷利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同时,我又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以情动人。"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无限的渴望"这一感情基调,读出体会,读出感情,读出渴望,与小作者一起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