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2页

  注:重点理解"飞"字,怎么飞,如果你是敌人你怎么理解、怎么表现这个"飞"字,找同学朗读这句话,读出敌人嚣张的气焰。可以适当增加动作,体会敌人的嚣张。

  敌军怎样让我军"飞"过去呢?重点体会。

  3、师:过渡:面对这样的危险,红军能不能夺下桥呢?又是怎样夺的呢?

  ⑴自由读课文7、8两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红军是怎样夺下桥的。

  ⑵指名汇报。重点突出"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千钧一发""听到""穿过""奋不顾身""箭一般""冲进""展开""搏斗"等词语

  ⑶指名读。再次指名朗读两个自然段,体会夺桥经过的惨烈。

  师: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个场面更令你感动呢?(渲染气氛)说说自己的体会,体会红军的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精神。

  4、自由朗读7、8两个自然段中的场面,再次体会红军不怕牺牲的精神。

  小结:最终,红军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最前线(齐读)

  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战斗场景,想象22位勇士英勇夺桥时壮烈场面,感受红军战士在生死关头的英勇无畏,无论动作,还是语言的描写,都写出了战斗的惨烈。(出示影像)

  师:总结回忆课题,再有感情读感受深的段落。

  ⑴提问: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课文,谁能说说你对课题中"飞""夺"的理解,"飞"是意味着快,时间紧迫,路途艰险,而红四团竞能抢在敌人之前到达泸定桥,兵贵神速,行军如飞。

  "飞"二是意味着突破,跨越了难以逾越的天险。

  那么,一个"飞"字高度的赞扬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神速与惊险和他们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⑵"夺"争夺,夺取,文中指的是要把敌人手中控制的泸定桥夺下来,"夺"既包括跟敌人争夺时间,抢夺敌人援军之前到达泸定桥,又包含着泸定格展开激烈战斗,从敌人手中夺下泸定桥。

  5.情感升华: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老师相信,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红四团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永远矗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老师更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红军叔叔一样坚强勇敢,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