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说课稿第2页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深入情境,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大榕树四周景色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 体会情感

1.播放"群鸟纷飞"的课件,让学生欣赏这热闹的场面,形象的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尽情的享受文中语言文字描绘的美。

2.出示大榕树挂图,利用学生课前画的小鸟,并把他们"放飞"到大榕树上。引导学生想象并创建一幅众鸟腾飞的热闹创景并交流感受。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 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五.回顾全文 小结升华

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解决问题,这只是阅读教学中的浅层目标。创新型学生应有的素质是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因此,本课小结我是这样设计的: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课文的那些方面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除此之外,你想到了什么?

六.发散思维 拓展延伸

1.假设自己是一只小画眉鸟,你会怎样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呢?2运用文中对大榕树的描写或众鸟生活的快乐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课后写一写,做一次小练笔。

新课标中提出了"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拓展延伸是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途径。

至此,本课教学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对于本课的教学设想,我力争构建生命的,诗意的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主体!但是,预设中或许还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