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说课稿第5页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一环节中,整合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官认识,开阔学生视野,播放视频《春满人间》,同学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说:"春天真美啊!"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赞美春天。如:画一画自己看到的春天、背一背有关春天的诗词、唱一唱有关春天的歌曲、写一写有关春天的感受......这样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渗透整合,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学生不喜欢春天。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让喜欢春天的学生和不喜欢春天的学生分成两队,分别准备资料,双方展开辩论,看谁能说服对方。在这一交际过程中,喜欢春天的学生可能会说:春天天气暖和了,草绿了,花开了,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我可以出去春游,所以我喜欢春天。春天来了,不用再穿厚棉衣了,我喜欢春天。春天可以放风筝,因此我喜欢春天。而不喜欢春天的学生可能会说:春天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我身体弱,不喜欢春天。春天也是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很多流行病就是这时候开始流行的,比如流脑、非典等,损害人的健康,我不喜欢春天......在这激烈的争辩中,学生对春天的特点了解得更全面,认识更客观。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出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应该注意什么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这样水到渠成地为学生创设了交际的情境,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