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3页

  学生首先自学概念,并观察、分析地图。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看书,我首先提出问题,对重要语句、关键字词要认真领会,例如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对于在自学中困难较大的学生,我会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接下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时间分配约二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首先,用课件展示等高线示意图及模型,理解概念。接着课件演示绘制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海拔的高低?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课件演示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和学生按小组用拳头演示山顶、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特点。主要是想通过感知和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生观察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再结合用手来形象演示突破重点。

  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凹陷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再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接下来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参照教材的图1.43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在等高线图之间绘出不同的颜色,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海拔,并且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有什么规律?

  最后引出地形剖面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图能直观的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切割地形剖面图,观察剖面,阅读教科书图1.4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最后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我补充,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容。

  4.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