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徐悲鸿画马》说课稿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徐悲鸿画马》说课稿第3页

自然成"一词串联全程,,运用"一咏三叹"的教学方式,以此突出教学重点并辐射全文,让全课一下子"立"起来的。

  (二)抓住词语、品读文本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语习文",尤其对于二年级低段的学生而言,词语教学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我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感知人物特点。

  首先,我引导学生动笔画出文中描写徐悲鸿为了画好马而下的苦功的词句,然后随着学生的汇报交流相机进行2、3自然段词语教学。

  对于"反反复复"的教学,采用和"反复"进行对比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说说"反反复复"换成"反复"行吗?从而感知并总结叠词在表达上表示程度加深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反反复复"这类叠词的方式,让学生对词语进行积累。

  关于"姿态各异"的教学,我是通过先出示四幅骏马不同姿态的图画,再出示四个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进行连线的小游戏,从而完成一次词语积淀的学习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徐悲鸿笔下只有老师出示的这四种姿态的骏马图吗?还可能有怎样的姿态?"给学生一个句式填空的语言训练环境,让学生自主发挥,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出:"这许许多多姿态各不相同的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姿态各异",完成了对这个词语的教学。巧妙之处在于,不仅是就词解词,更是抓住文中的留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