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说课稿第3页

  就骗人,哦看来狐狸真狡猾。)

2.刚才你们都说狐狸想吃葡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先让孩子们看图并找出句子读一读,然后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最后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

3、读了之后我们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怪不得骗人说是酸的,那么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师板书)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文,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教学反思:"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低年级的新课程改革也正以此思想推行。死记硬背的识字方式已悄悄退出教学舞台。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识字的规律,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生字的能力。

  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讲到课文内容,就会滔滔不绝地把课文内容讲完,并且不知不觉地已经和学生分析了课文的中心。似乎一篇课文已经上完了,但仔细一想,会发现自己竟然忘了生字和词语的教学,一个生字都没学呢。这时,为了过过场,就牵强地把课文中的生字孤立地拿出来,让学生反复地认读,自己读、同桌读、开小火车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读生字。这样的生字教学有它的价值吗?对于学优生来说,课文都能顺利地学下来了,生字已经没有学习的必要了;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的。长此以往,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本课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之前,我先把所有课文中即将要出现的生字拿出来进行教学,然后再学习课文内容。"集中识字",在于首先要过基础关,才能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是学好一篇课文地基础,一定要让它扎实有效。由于本课我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导致课文内容没有进行完,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