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说课稿第3页

  2.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3.课堂自学,深入理解。

(1)提出自学要求,布置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③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④思考题目"掩耳盗铃"的意思。

  ⑤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字词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理解。

  ②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③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

(3)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看《掩耳盗铃》动画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理解课文,体会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些什么?(为了让你的发言更精彩,再读课文。)

(2)学生交流汇报

A."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B.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C.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D.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