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六节 巴西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六节 巴西第2页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巴西这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以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强调了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结构特点及学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能指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

(3)学会结合巴西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4)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征和人文特征。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及突破方法

  1、重点:巴西自然地理环境,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

  ①巴西自然地理环境独特,而且对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巴西的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确定"巴西自然地理环境"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中突出这一重点的方法是:运用地图进行探究学习,读图、看图,让学生多次"接触"地图,感知地图,学习和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②亚马孙热带雨林是世界最大的雨林,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意义重大。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确定为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中突出这一重点的方法是:媒体展示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图片,并结合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