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妈妈的账单》说课稿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妈妈的账单》说课稿第3页

师对举手的同学进行现场采访,对学生的诚实给予鼓励。此导语以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加以师生谈话激发学生兴趣,披露学生干家务活向家长索取报酬的缺点,并对学生的诚实给予肯定。

  环节2:品读第一份账单

  教师出示第一份账单。首先让学生读一读账单,找出不理解的地方。相机理解词语:"款项"指项目;"芬尼"属德国货币单位,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文中的60芬尼则合人民币3元。其次指名读一读彼得列出了哪些款项。待学生读完后,教师引导,这是一份彼得给妈妈的账单(板书:账单 彼得)继而提问:从这份账单中看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预设学生会回答出"听话、懂事、爱劳动"等答案。教师给予肯定后引导:既然彼得这么听话为什么给妈妈开出这样一份账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学生读完后教师引读。找出答案: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受家庭的耳濡目染,认为干家务活向妈妈索取报酬是理所当然的

  环节3 品读第二份账单(文章重点,难点)

  问题一:通过预习说一说小彼得索要报酬的愿望实现了吗?问题二:在愿望得以实现的同时还得到了什么?待学生答出后,教师出示第二份账单,即妈妈的账单(补充课题:"妈妈的""妈妈")问题三:对比两份账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会回答 "彼得写了60芬尼,妈妈写了0芬尼"。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芬尼 60芬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