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文本解读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文本解读第3页

 2、理解词语

  溺爱娇宠 不解之缘 身段 窃窃私语   溺爱娇宠:指过分娇惯宠爱自己的孩子。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身段: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舞蹈化的动作。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3、文路整理: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面前认真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使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4、重点句子理解品读

  ①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蹿"字生动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而对"我"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忍俊不禁。

  ②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味盎然",课文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台上在演出,一个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味盎然,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在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教。透过厚厚的幕布,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由此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③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抽调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是说"我"练功时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地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四、课外拓展:

 1、欣赏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

 2、欣赏新凤霞的代表作之一《花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