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ppt-人教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
最后一课ppt-人教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第3页

3、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3、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