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3页

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1721年)

②最终确立:19世纪中期,维多利亚女王让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该党领袖就是首相。

③责任内阁制的特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组阁,该党领袖为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对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2)两党制的形成:①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形成,后有所变化:托利党→保守党(代表贵族利益);辉格党→自由党(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工党(20世纪初兴起)。

②影响: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促进。

(3)议会改革:选举权的逐步扩大

①议会改革的背景:

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

C.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

②议会改革的实质:政治民主化的日趋完善。

③改革进程:

A.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取消衰败选区。

B.1867年,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C.1884年,农业工人获选举权,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子的选举权。

D.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E.1918年,30岁以上的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获选举权,1921年降到21岁。

④议会改革的影响: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走向公开政治斗争。

C.对世界各国的民主进程提供借鉴。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①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②首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即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为政治生活的决策者;③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分别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和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2)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立法权、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实行两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