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雨巷 课件7(鲁人版必修四)
2.6  雨巷 课件7(鲁人版必修四)第3页

《雨巷》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叶圣陶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只有22岁。 其诗深得中国古典诗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早期诗风:孤独、抑郁、消沉、含蓄。 后期诗风:乐观、坚定、明朗、沉挚。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