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河北省正定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40题,80分)

1.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害死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这主要体现了孔子

A. "仁"的思想

B. "礼"的思想

C. 人治的思想

D. 中庸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因为这里没有苛政"、"苛政猛于虎也!"等,可知材料体现出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故A项正确;"礼"强调等级秩序,与材料主旨强调"仁"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治"的内容,故排除C项;"中庸"体现的是折中性,但与材料中"因为这里没有苛政"、"苛政猛于虎也!"等关键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

2."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此材料反映了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意思是: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遵守旧的礼制。这是商鞅对秦孝公说的话,后商鞅施行了变法。他提出要进行变法,不因循守旧,要改变社会制度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强调的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符合法